找到相关内容94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叶小文:齐心协力办好“世界佛教论坛”

    一个“新六和”的愿景,即人心和善,家庭和睦,人际和顺,社会和谐,人间和美,世界和平,最终共同致力于一个持久和平、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。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、发挥一切可以发挥的力量,构建一个和谐世界是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673193.html
  • 见达法师:佛教未来世界化发展的三条线索

    多多少少都已经互相融合了彼此的传统。故而, Sallie B. King 主张,对话除了是外在的、人际间的对话,更应同时是个人内在的对话,一种观察自身在不同宗教价值会遇之后,从交流、接收、冲突、回应到判断...

    见达 ( 台湾中台禅寺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62973197.html
  • 晓云导师禅画中的儒佛(禅)思想

    ”之环境,心理之调顺,自我之反省,悲情之观念,人际之关系,伦理之得体,对自然环境之感受:安稳之大事行程,故“大学之道”之求学时期,必当知“明明德”、“止于至善”,才能结得善法因缘,善果成就。 [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2273436.html
  • 大陆近二十年关于“人间佛教”的研究及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

    ,还有多重复杂的思想渊源:“第一,人间净土思想是以人们都有清净心为出发点的,认为除去妄心,实践德行,无须离开现实人间,就能把现实社会变成道德高尚、精神文明的净土,变成彼此互助、人际和谐的乐园。”“第二...

    董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2173504.html
  • 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

    欲望之满足为出发点和归宿,必将遭到并且已经遭到自然的报复,给人类自身带来深重的灾祸和无尽烦恼。人与自然之不和谐,实在是源自于人心欲念的杂音过于繁盛,源于心灵调伏的严重失衡。   2、和谐社会期待着人际...

    觉 醒

    |心灵环保与社会和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1773881.html
  •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

    不二 人际和顺 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,佛教主张“自他不二”,就是从缘起法则观察人与人、人与社会的关系,认为每个人的生存都有赖于他人和社会,人与人互相依存,密切关联。佛教主张一种最广大的平等观,讲“...

    李玉玲

    |弘扬佛教优良传统|共创和谐新世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3873892.html
  • 范丽珠: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?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

    天赋的一部分。宗教天性在本质上和情欲是一样的”。而宗教情绪的形成,在个体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方面,是产生震惊感;在个体生命与自身命运的关系方面,是从偶然的生存中获得生命意义感;在个人与人际的关系方面,是构成...

    范丽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873950.html
  • 包容,和谐,快乐

    语言谦逊”,“如子爱父,如母爱子”,并以“不杀生”为“十善”之首;比如,令众“和合”,即善于消除人的精神苦闷,调节人际矛盾,维护社会和谐;比如“施人衣食”,济人厄困,“令得其乐”,其中“施乐”就是弥勒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包容,和谐,快乐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550174011.html
  • 神圣化 OR 世俗化——佛教慈善何去何从?(二)

    可以纯由“个人利益”这种功利主义或个人主义之心理层次来解释的可能。所以,人间佛教功德共同体的功德信仰和功德迴向模式,依据其本身具有的“功德兑换逻辑”,其实是可以作为中国社会人际交往关系的一个信仰基础,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慈善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03374248.html
  • 原始佛教读书会:相应部选读 第二单元:天子相应

    的修行操作当中之一,对全体佛教而言,它自然只是一部份,如果只是局限在这样一个法门,可能有所偏,所以原始佛教其实还有另外的一些法门,例如四摄,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就是一些跟大众人际互动比较相关的法门...

    蔡奇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1482877132.html